
上周在知识星球收到一个提问,大意是有个小作文,说是可能会有新的房地产支持政策,主要涉及到贴息股票在线配资,降契税等。

说起贴息,很多人可能感到奇怪,说银行降息不就行了吗?为什么要贴息?
这个也是前几天有个读者在我文章评论区提过的问题。
答案,在于银行的息差。
息差是银行的收入来源,但它同时要覆盖银行的运营成本,以及坏账。
比如,当息差为1.8%,如果1%的部分用于银行日常运营成本,那么,坏账率只要超过0.8%,银行就会亏本。
那么一般说来,银行息差的生存生死线是多少呢?
是1.5%。
而现在工行,建行,中行,农行的最新季度息差则分别为:1.28%,1.36%,1.26%,1.3%,已经全部低于息差生死线。所以,继续收窄息差是不可能的,只能采用贴息的方式来降息。
但贴息需要成本,需要有人出这个钱,那么问题来了,钱从哪里来?
如果从纳税人的税金来,或是从国家有限制的发债(财政赤字)而来,那么贴息的额度就是有上限,有制约的。
很多人把发债说成是印钞,放水什么的,这个其实是有制度制约的。为了帮大家理解水是怎么放的,我们必须先从美联储的制度制约说起(因为我们的发债制度也是借鉴的美联储)。
一般来说,美政府发债,美联储是不能直接买的,否则的话,就变成印钞了。
这句话怎么理解?
美联储是美国央行,当央行买入国债,就要发行对应的货币,也就是国债进入央行的资产端,资产端增加了资产,为了配平资产负债表,就必须发行对应的货币,作为央行的负债。
简单的说,美政府写个借条,央行拿到了这个借条,就印钞给美政府。
如果美国可以政府左手发债,央行右手直接买入,那就真的变成印钞了。
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?
答案就是禁止央行直接向美政府买入美债(一级市场)。只能从二级市场找其他金融机构购买。那这个和直接买有什么区别呢?
增加了风险和信任隔离。
美政府发债时,它必须有信用,让金融机构愿意来买,谁要的利息低就给谁,这个就是自由市场,也是一级市场。如果没有信用,债就发不出去,也就没法实现印钞。
当金融机构认可美政府信用,买完国债后,根据自身需要,又可以卖给其他机构或是央行,这个就是二级市场。
也就是说,美政府能否成功发债,取决于各个金融机构对其偿债能力的评估。而央行的购买,只能通过二级市场。这从制度层面杜绝了美联储直接印钞给美政府。
好了,回到中国。
我们的央行法第29条也有规定,央行不可直接买国债。而只能在二级市场买。其实这套东西也是学习了西方。
但我们知道的,我们的一级市场,很多金融机构就是国企,甚至,国债还可以定向发行,也就是指定某一个国企来买。
所以,你懂的。
换句话说,要确认我们是否有放水和印钞,追踪数据是唯一的办法。也就是我不会去理会中间买卖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,也不理会法律上的制约,而只看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是否有扩张。
从过去几年的数据看,高层还是很谨慎的。
那么,如果未来要是真的有贴息,可以 把贴息视为对楼市的定向放水。我认为这个定向放水是有限且有制约的,不属于强刺激。不过大家若是担心因贴息放水会造成房价趋势变化,那么可以关注两个数据。
第一是财政赤字规模,这个是 事先确定好的,这些会在重要会议后有发布。另一个就是 央行资产负债表,可以从源头看到是否有放水。
这些数据,我是有程序自动监控的, 如果有异动,会在知识星球同步, 星球的同学可以看我每周发布的楼市分析就好。而公众号的读者可以在央行网站上跟踪。央行公布的数据,每一年,都在同一个网页页面上,还是比较方便查看和跟踪的。
如下图,是我在央行网站上的截图。

最后我们来说下贴息的效果。
首先,贴息一定会对刚需的负担减轻有作用,也就是算上利息,同样的房价情况下,买家支出的总金额下降了。这有利于托举楼市。
但对于投资客,也就是对于特别看中房价涨跌的群体而言,还需等待真实的利息转负。
什么是真实利息?我们有公式:
真实利息 = 名义利息 - 通货膨胀率
而通货膨胀率 = 名义GDP增速 - 实际GDP增速
通俗理解的话,就是我今天借了100个鸡蛋,如果明年要还105个鸡蛋,就是真实利息为5%,如果明年只需要还95个鸡蛋,那么就是真实利息为-5%。
什么情况下,真实利息为-5%呢,那就只能是高通胀的时候。
比如名义利息为5%,结果通胀有10%,于是今年借的100元可以买100个鸡蛋,由于明年鸡蛋涨价10%,明年归还的105元反而只能买95个左右的鸡蛋了。
从上述论述我们可以看出,在没有贴息的情况下,真实利息是否为负,就看名义贷款利率和通胀(名义GDP-实际GDP)哪个高。
若:名义GDP - 实际GDP > 贷款利率
则真实利息为负数,贷款划算,反之贷款不划算。
或者更简单的说,真实利息为负,则贷款人收割存款人,若真实利息为正,则是存款人收割贷款人。
比如,1994年通胀就非常高,你的贷款利率只要低于20%,都是划算的。因为通胀高于20%

到了2017年,基本上贷款利率就只略高于通胀了,可以基本打平。

那么现在呢?

可以看到,现在通胀是-1%左右,如果贷款利率设定为3%,则真实利息为4%。
如果只看名义利率,当下房贷利率为3%,是近20年最低;但是,如果把通胀考虑进去,看真实利率,则为4%左右,是近20年最高。
所以结论就是,贴息可以缓解和降低真实利率,我认为对于刚需,对于有实际需求的买房人,可以减轻负担,但很难刺激到投资需求进场,很难让高收入的中产和富人,去扩大资产负债表。因为扩大负债即是亏,这和过去高通胀时期的扩债,是完全两样的。
最后,针对小作文我们再总结下:
1 之所以是贴息而不是降息,是因为银行的息差已经非常窄,四大国有行的息差,已全部低于息差生死线1.5%,因此只能由外部出钱来贴息。
2 对于贴息的来源,大概率来源于赤字,我们可以通过跟踪上面事先公布的赤字规模,以及追踪央行资产负债表,来监控实际的放水规模,从而预判楼市的走向。
3 由于当下通胀为负,所以, 从投资者和资产配置角度看, 真实利息为史上最高。普通的贴息只能缓解真实的利息负担,但无法使得扩表(也就是扩债)的实际收益为正,因此无法撬动投资需求。但贴息可以缓解刚需贷款人的实际利息支出压力,有利于减轻楼市刚需的负担,有利于边际量改善和止跌回稳。
后记:
对于上周这个小作文,由于知识星球问的人比较多,特意写一篇文章说明下。不过,对于各项数据,我这边是有数据自动监控的,如有异动,会在知识星球的每周楼市周报中同步,星球同学注意每周关注一下就好。
对于公众号读者,本文解释了放水的方式,央行买入国债即为货币发行,可跟踪两个指标来查看放水进程,第一是上面定期公布的赤字率,第二是央行的资产负债表。
短期看,即使有贴息,由于真实利率很高,对贷款的撬动作用我维持谨慎态度。但是,针对可能要到来的政策,为慎重期间我们还是会继续跟踪各项数据指标来观察边际变动,以预判楼市的趋势走向,最终帮大家找到那个买房的最佳时间点。
全文完。既然已经看到这里,请随手点个赞和“在看”吧。
鼎和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